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枣庄滕州市官桥镇 打造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更新时间:2024-10-24 10:01  浏览量:25

枣庄滕州市官桥镇

打造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枣庄滕州市官桥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北辛文化发祥地、车文化诞生地、薛国故城所在地;山青水秀、风光怡人,2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连片建成AAA级湿地景区;生态田园、可游可品,拥有银杏、皂角、香椿、油菜花、葫芦等特色种植基地,打造了银杏音乐节、香椿采摘节、油菜踏青节等能充分展示当地特色的节会品牌。

近年来,官桥镇坚持把禀赋优势变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围绕北辛、官桥村南墓群2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核心,整合优势资源,规划建设面积达13平方公里的“北辛之旅”乡村振兴推进区,着力打造以文促旅、以旅强农,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文化特色区,走出了农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官桥路径”。

“昔日小魏河沿线这一大片地方都是臭水沟,如今通过清理河道、种植花草树木,变成了AAA级小魏河湿地风景区,不仅我们村,沿线周边村的老百姓都喜欢来这里休闲散步,有的还在这里练太极拳、打乒乓球。每年七八月份,小魏河沿线十里荷花全部绽放,吸引很多外地游客来这里打卡、拍照。”西王庄村村干部魏延军说。由原来臭水沟蝶变成现在景观河,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这正是“北辛之旅”乡村振兴推进区节点打造的一个缩影。

聚焦强基赋能,打造宜居宜游“最美乡愁”。围绕片区变景区,实施点线面一体推进。一是节点打造。实施了魏河人家文创综合体、葫芦岛提升、后掌大石灰窑“课本游”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提升薛河湿地口袋公园6处、亲水码头2处。二是线上美化。实施了薛河省级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沿途绿化提升项目,沿河补植苗木4500棵、水生植物2万棵、油菜花10公里。三是面上提升。创成枣庄市级和美乡村7个、正在创建示范村1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8个村,新建道路5公里。

聚焦三产融合,打造联农带农“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互通融合、效益联动的产业链。一是以工带农,工农共进。通过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发展,比如,杨三姐老辣菜加工项目,改造废弃冷库,新上生产线,提高生产规模至每天10万盒,带动本地发展“订单农业”。二是以农促旅,农旅共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厚植特色农业禀赋,为近郊游、采摘游提供更强载体。目前已提升古薛银杏园,正在培育猕猴桃、葡萄采摘和苔藓种植,让农产品变成文旅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三是以产助农,互促共赢。加速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资源共享、产业共建、效益共增的产业链条。通过建设北辛文化、薛国文化、两汉文化研学游基地,引入流量、拉动消费;不断开发北辛盖鼎、工艺葫芦、特色木雕、泥塑等文创产品,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

聚焦强村富民,打造创业创收“示范样板”。锚定共同富裕目标,积极探索多元致富增收的“官桥路径”。一是探索集体增收新路径。放大资源优势,因村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不断推广增加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模式。比如,史庄村通过探索“土生金”模式,实现村集体增收14.5万元,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还有其他村的链式发展模式、文旅驱动模式等增收路径。二是拓展农民致富新渠道。增收分红,像史庄村村民获得分红59万余元。以工代赈,组织低收入群众参与共建,人均增收达1200元。务工就业,实施笑颖服饰等产业项目,带动就业500余人。地摊经济,农户在家门口出售“土特产”增加收入。目前统计“北辛之旅”乡村振兴推进区内人均年收入2.3万元,显著高于其他村居。三是实现要素支撑新突破。加强科技赋能,推进区内发展特色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5家,实现依靠科技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人才强区,扶持地方“土专家”发展,古薛银杏园负责人被评为国家级林草专家,枣庄唯一。

近年来,滕州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乡村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乡村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通讯员 张宁 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