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生活 | 舞动青春 霹雳绽放
更新时间:2024-10-25 02:11 浏览量:28
在动感十足的音乐节奏中,跳跃、旋转、定格,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力量与美感。霹雳舞,这一源自街头的艺术,正逐步从边缘文化跃升为国际赛事的璀璨明珠。在中国,霹雳舞的发展不仅见证了体育的多元与包容,更涌现出一批批才华横溢的年轻选手。其中,来自安徽的霹雳舞新星郑子妍,用她的坚韧与才华,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01 霹雳舞的崛起:
从街头到国际舞台的华丽转身
霹雳舞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纽约,霹雳舞以独特的“战斗”与“叛逆”精神迅速风靡全球,成为嘻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一新兴体育项目直至近年来逐渐获得认可与重视。2024年巴黎奥运会将霹雳舞纳入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这一源自街头的艺术形式正式登上国际体育的最高殿堂。
郑子妍进行舞蹈展示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霹雳舞选手们崭露头角,其中就包括在巴黎奥运会上摘得铜牌的刘清漪。她的成功不仅为中国霹雳舞项目赢得了首枚奥运奖牌,更激发了全国范围内对霹雳舞的热情与关注。霹雳舞,这个曾经被视为“异类”的体育项目,如今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竞技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为天赋加冕:
郑子妍的霹雳舞之路
02
在合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位名叫郑子妍的天才少女正用她的汗水与泪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霹雳舞传奇。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子妍在妈妈的建议下走进合肥TF舞蹈工作室,从此与霹雳舞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初,作为工作室里唯一的女孩,郑子妍面临着诸多挑战,凭借着对舞蹈的热爱与执着,她一步步克服困难,逐渐在霹雳舞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Battle:个人或团体间的挑战,是霹雳舞比赛和表演中常见的形式
谈起对郑子妍的最初印象,“是在一节试听课上,当时班上的孩子们已经学了一个月的舞蹈动作,她一节课就学会了,动作表现熟练,记性很强,肢体表达能力也很好。”教练刘君看到了郑子妍对霹雳舞展现出来的天赋和努力,“郑子妍不是在学习文化课,就是在舞蹈室练习,认真且用力,舞蹈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B-Boy/B-Girl:跳霹雳舞的舞者统称为B-Boy或B-Girl
经过五年的刻苦训练,郑子妍的技艺日益精进,她在各大赛事中屡获佳绩,最终成为国家霹雳舞队的正式队员。在2023年中国街舞联赛年度总决赛中,郑子妍更是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女子组亚军,这是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未能直接获得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但郑子妍的奋斗历程已足以让人们为之动容。
现场热舞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让人体验到生命的激情和自由的呼唤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这是我经常用来鼓励孩子们的口号,也是我们的舞蹈精神。不言弃不放弃,舞台上的酷炫潇洒,离不开背后的巨大付出。”教练刘君回忆起最难忘的经历,是在全运会的时候,那是他与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全国体育赛事,当时接到了选拔消息,紧张又兴奋,其中有一位就是郑子妍。
Footwork:腿部动作,包括各种站立和移动中的腿部技巧
参加全国体育运动会,必然需要刻苦的前期训练准备,体能训练尤其重要,每天带着孩子们跳绳6000个,跑步两公里,全运会的选拔正值炎夏,又逢新赛制的出炉——打循环赛。选拔的过程在一个封闭的篮球训练场,没有电风扇,也没有空调,孩子们一轮接着一轮去跳,按照循环赛的标准,刘君非常担心他们的体能是否足以支撑选拔赛。最终郑子妍代表安徽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并进入全国女子组前八名。
03 文化交融:
霹雳舞中的“中国风”
霹雳舞作为一种国际化的体育项目,其魅力在于能够跨越国界、融合多元文化。在中国,霹雳舞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霹雳舞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选手们也在努力探索将中国优秀文化元素融入霹雳舞表演中的可能性。
Freeze:空中定格,是在高强度动作之后,舞者突然定格在某一高难度的姿势上,伴随着强烈的视觉冲击
刘君表示,在训练与比赛中,要始终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他深知,只有将霹雳舞与中华文化相结合,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中国魅力。因此,在每一次的表演与创作中,都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让霹雳舞成为连接中西方文化的桥梁。
Toprock:站立舞步,是霹雳舞的起始部分,舞者站立着进行步伐移动,展现出流畅的节奏感和自信的姿态
霹雳舞在中国的发展,是体育与文化相互交融、共同进步的生动写照。郑子妍的故事,是无数中国霹雳舞选手奋斗历程的缩影。他们用青春与汗水,在霹雳舞的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Power Move:整体移动,身体的弹跳和翻转,是霹雳舞中最为震撼人心的部分,图为动作风车(Windmill)
随着霹雳舞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霹雳舞将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版权须知: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文:冷子璇
图:冷子璇 韦韬
编辑:张倩莹
校对:刘 洁
审核:周卫星 孙婷
《安徽画报》创刊于1958年,是安徽省唯一一份大型政经文旅类高端期刊,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出版集团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安徽画报》立足主流宣传阵地,以美图美文美术美味传播安徽形象,讲好安徽故事,画说美好安徽。2017年复刊以来,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画报”“中国最佳媒体融合奖”“安徽省优秀期刊”“安徽重要外宣窗口阵地”“安徽省版权示范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