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暖冬里的“另类莫扎特” | 乐评

更新时间:2024-12-21 18:24  浏览量:2

文 | 王茜

莫扎特的天才肖像早已深入人心。他的“奇”绝不仅仅体现在年少得志,他那古灵精怪的独特个性尽显于音乐创作中,引发了至今仍然困扰着众多演奏家的难题——严谨而富于巧思的音乐结构、优雅精致的主题旋律、温暖而不失戏剧性张力的声音表现,这一切使莫扎特的音乐成为考验演绎者艺术功力的“试金石”。

公开演绎莫扎特无疑是需要底蕴、远见和勇气的。或许是“年轻人”之间更容易产生精神共振,这份心灵感应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让我们有缘看到莫扎特的达观而孤独、睿智而风趣之艺术格局究竟如何在“现代人”的演绎中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12月7日,青年指挥家尹炯杰与钢琴家李坚携手上海交响乐团亮相上海交响音乐厅,他们的演绎使“灵魂有趣”却又颠覆共识的“另类莫扎特”之相浮现于众人面前。

“似乎很多人都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优雅且丝毫不能‘出格’的。但是,我还是希望放开手脚,将其音乐中的‘对比幅度’放大。”正如这位年轻指挥家所表述的那样,不管是《唐·璜》序曲还是其余三部钢琴协奏曲(K175、K413和K466),尹炯杰在音乐处理上并没有循规蹈矩或者亦趋亦步。他选择“高亮”凸显音乐期待,不仅可见于戏剧性解决前的“气口”加强,从而唤出最终压倒性的胜利姿态;另外,音响层次也充满丰富细腻的变化,甚至在某些时刻令人隐约感知到莫扎特音乐中的“浪漫主义预兆”。指挥显然更加侧重于强调“变化”而非“平衡”。他更乐于突出协奏曲整体的交响性趣味,而不只是满足于那些令人赞叹的局部创意。这样的做法是有史实依据的——莫扎特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写下了多少美妙动人的旋律,甚至也不在于其作为古典大师为后辈树立了可供借鉴的音乐范本;更关键的是,他已经拥有身为一位“真正的作曲家”的意识——在音乐中反思社会和人性,同时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世界。可见,在莫扎特身上已经能够找到“现代人”应具备的思想品质。行文至此不得不感慨,莫扎特的成功固然受惠于“时势造英雄”的优越条件。他是个幸运儿,但却又远不止于此。

回味这场音乐会,个性化的诠释策略让人感受到新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争议的地方。比如,某些时候为了突出强烈对比而造成音响失衡。钢琴部分为了表现温暖圆润的音色,在本应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刻却不合时宜地“淹没”在乐队之中。就乐队内部而言,参与乐思发展的低音声部有时竟然显得“信心不足”。另外,弹性速度以及缓急法(agogic)的使用似乎略微超过了分句原则所能包容的限度,以至于在音乐风格的呈现上不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直至音乐会的尾声,我的好奇与诸多不解在返场曲目中得到了回应。由李坚演奏的肖邦《升c小调夜曲》同样不拘泥于陈规俗套,其中不乏独具匠心且又恰到好处的音乐细节设计。相比起演绎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时的“甜腻感”,此时音乐变得富于沉思性,缱绻而不纠缠,深情而不滥情。由此可知,“另类莫扎特”部分源于作曲家的深刻思想、指挥家的犀利洞见,同时也得益于钢琴家大胆“破格”的艺术风范以及乐团的深厚造诣。

这不是一场“完美”的音乐会,但无论如何,我仍然感动于台上艺术家们的“另类诠释”。这是因为,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莫扎特音乐中那精妙自如的内在情感变化、简朴但绝不“简单”的性格特质。如此看来,这里呈现的仍然是那个温暖人心的莫扎特:“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个人的,我把欢乐注入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在当下,这份精神财富更显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