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论文和巨大利益挂钩,还能“铸造风骨”吗 | 争鸣
更新时间:2025-01-26 13:43 浏览量:4
文 | 张燚
搞音乐的为什么要写论文?董德《搞音乐的写论文干什么?》一文给出了一系列答案:经验上升至理论的需要,专业发展的需要,铸造音乐人风骨的需要。
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可能很骨感。如果你问十个写论文的人“为什么写论文”,恐怕至少有九个真实答案是这样的:为了找工作、为了评职称、为了评奖、为了升职、为了加薪、为了涨地位……然后,我们会发现,搞音乐的发愁写论文,更发愁发论文,最犯愁的是在“有用”之列的期刊上发论文。对于搞音乐的来说,有用的音乐学术期刊屈指可数,就那么几本,但需要发论文的,少说也有几十万人。此情此景,让人如何不犯愁?以笔者自己为例,摸爬滚打熬成教授,照样为发论文犯愁。
西方学术界有“publish or perish”之说,翻译成中文就是“发表或‘发丧’”。我国人口众多,情况可能更为严重。不仅音乐工作者评职称需要发论文,音乐理论工作者更是必须定期发论文,否则职业生涯和学术地位就会受到影响。在这里,只有极少数“头部”学者发论文“跟玩儿似的”。数量庞大的“非头部”群体,发论文无比犯愁。
1935年,清华大学学生蒋南翔感叹“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如今学者的生活待遇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放眼天下又能看到几张平静的书桌?这依然是值得追问的问题。当发论文和巨大利益挂钩,董博士“经验上升至理论”之说,尤其是“铸造风骨”之说,恐怕难之又难。
如今学术期刊的风气较之以前有了明显好转,但“僧多粥少”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而愈发严峻。我们再来观察“粥”的品相,会发现已经很少有“经验上升至理论”的音乐论文,或者说,此类论文几乎成为了音乐名家的“专利”。对于绝大多数搞音乐的来说,“经验上升至理论”是一条极难走通的路。但这并不是说“经验上升至理论”的论文没有价值,恰恰相反,对于喜欢音乐的人民群众来说,这类论文或许才是最有价值的论文。
学术期刊有学术期刊的标准,其中谈得最多的恐怕是“引用率”标准。引用率反映在哪里?反映在同行的论文里。如此一来,发论文就成为与芸芸众生不大相关的小圈子游戏。发文者和刊物为了提高引用,也有很多不当的做法,比如自引、小团体互引、期刊互引等。发论文还要通过多道审稿关,而把关人皆为专业人士,如果他们恪尽职守,那么关注的也是资料是否翔实、理论是否高妙、能不能挑出错儿,而不是音乐经验是否厚实、音乐理论是否具有实践指导价值。如此一来,历史专业或文学专业就有可能比搞音乐的更容易在音乐期刊上发论文。
但是,搞音乐的依然需要发论文。那么,音乐人的风骨是否在这一刚需面前得到“铸造”?或者说,发论文对于音乐人的风骨有什么帮助?如果有帮助,那么表现在哪里?如果没有帮助,是不是就谈不上“铸造”?我们很容易看到人们为了发论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心人不妨写一写这方面的论文。这样的论文既能“以文抒怀”,也有利于学风的清正,对己对人都很有价值。只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这样的论文能不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其实,与项目相比,论文的风气要好很多。毕竟,论文是要公开发表的,是要经受同行审视的,而项目往往并不公开,也很容易结项。那么,众多项目尤其是高级别项目中的“经验上升至理论”“专业发展”“铸造风骨”,就更值得作为“真问题”去研究了。
最后,笔者还要申明,自己不仅不反对董博士的“写论文三需”,而且自己也在试图践行。笔者期盼的是,“头部”学者让出一点“来自实践并能指导实践”等论文类型的版面,更期盼改进人才评价形式和期刊评价形式,增加切实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毕竟,写论文不该是迫不得已,而应当是水到渠成、润泽万物;毕竟,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不应成为少数人的专属;毕竟,搞音乐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些理想主义,“头部”学者理当带好头。
- THE END -
《音乐周报》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