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想要预防这么做→
更新时间:2025-02-03 14:34 浏览量:3
第1眼TV-华龙网
2月3日,据台媒报道,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
春节假期返乡团圆、走亲访友、外出旅游让假期幸福满满,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和频繁聚集,也给流感提供了可趁之机。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分为甲型和乙型流感,通常通过飞沫传播(打喷嚏、近距离咳嗽和交谈等)。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流感病毒阳性率正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且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那么面对甲流,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呢?记者采访了重医附一院感染科主治医师李佳俊为市民支招。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甲流的症状较为剧烈,通常表现为发热(常>38°C)、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极度疲劳,常伴喉咙痛、干咳等症状,属于传染性疾病;
而普通感冒通常全身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咳痰,也可伴发热等,属于感染性疾病。
甲流的发病较急,症状往往在数小时内迅速加重,而普通感冒通常进展较慢。
如何判断自己或家人得了甲流?
首先,需要有上述甲流相关症状;其次,在甲流高发季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与疑似或确诊甲流患者有密切接触,或者所在地区有甲流流行,需要高度警惕;若要确诊,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甲流病毒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抗原检测速度快,居家可以自测。阳性代表确诊,但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流感。
病毒核酸检测:主要通过鼻咽拭子取样进行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显示阳性代表确诊。
应对甲流,家里该备哪些药?
①抗病毒药物:目前常用的抗流感药物包括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玛巴洛沙韦(Baloxavir)。前者主要阻碍病毒从受感染细胞中释放,后者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两种抗病毒药的适用人群分别是哪些?
奥司他韦:成人及≥1岁儿童甲/乙流的治疗;或者用于成人和≥13岁青少年的甲/乙流的预防。
玛巴洛沙韦:适用于成人、青少年和儿童(≥5岁)甲/乙流的治疗。
超出说明书范围用药必须得到医生许可。
常规用法用量?
奥司他韦:成人及13岁以上青少年推荐口服剂量是每次75mg,每日2次,共5天。
玛巴洛沙韦:20Kg≤患者体重<80Kg,推荐单次口服40mg;患者体重≥80Kg,推荐单次口服80mg。
奥司他韦与玛巴洛沙韦哪个更好?
两者都可有效抗病毒、减少病程和并发症。
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妊娠与否、健康状况并结合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判断。从目前适用人群来看,奥司他韦范围更广,而玛巴洛沙韦仅需单次给药,各有优势。
另外,抗病毒药物在感染初期(推荐起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一起吃是否能好得快一点?
根据目前数据,常规联合两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甲流并不能获益,反而可能增加药物相关副作用,因此不建议联合。
②对症处理药物:
退热药物: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来退热,缓解头痛和肌肉疼痛,但有消化性溃疡、低血压的人群应谨慎使用。另外,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以防止引发瑞氏综合征(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
止咳药物:对于剧烈的咳嗽,可以使用止咳药物。
保持充足水分和休息:多喝水,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
③抗病毒药物与对症药物能否一起吃?
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重症风险;而对症药物则通过缓解症状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联合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应症,特别是对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及儿童等,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用药。
哪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包含甲流在内的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若无基础疾病,通常在发病3-5天时,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会逐渐缓解。
若精神状况尚可、无严重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建议居家观察,多饮水,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在线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自服抗病毒药物及对症药物。
如果出现高热(>39°C持续超过48小时)、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胸痛、严重咳嗽、严重呕吐腹泻或持续的体力不支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老年人、孕妇、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尤其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群体)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出现不适应尽早就医。
温馨提示:家人患流感,家属及同居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得过甲流会不会再次感染?
甲流感染后建立的免疫通常可在短期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并不持久,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且可能同时感染或交替感染乙流、新冠病毒及支原体等,因此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感染后建立的免疫保护存在,短时间内再次感染的病情常常较轻。
如何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
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流行期,特别是同居或工作环境密切接触、可能密切接触过流感的易感人群,需要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勤洗手,佩戴口罩
流感通过飞沫传播,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传播的风险。
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
减少流感高发季节外出,尤其是在流感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