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双湖春影回来了

更新时间:2025-02-05 08:00  浏览量:2

新年期间九江农村有接龙灯进门的习俗。

大年初三,氤氲的小雨给九江罩上一层湿润的轻纱。我站在烟水亭远眺,南门湖的游船正划开春水,雨滴落在船顶发出清脆的“滴答”声;而晨雾未散的甘棠湖,像块沁着水汽的翡翠,周围环绕着老人们晨练太极的音乐声。

这样的天气让我想起无数个小时候的清晨,整座城市和水汽一同醒来,我打着妈妈再三叮嘱不能弄丢的花雨伞、穿着永远不合身的硬质雨衣、踏着一步溅起一个水花的塑料雨靴,沿着湖边小路慢慢走到学校。像我一样,两湖深深地勾连着每个九江人的日常:去南门湖畔上课、去甘棠湖滨游园、去湖间小坝散步……

可惜,不知何时,两湖被截断了源头活水,加上湖底管道破损、排污技术老旧等原因,它们一度呈现出浑浊发臭的老态。今年春节回家,熟悉的两湖回来了,傍晚的“走湖”大军又开始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之争,湖间小坝李公堤上汉服姑娘们络绎不绝,复原的“铁桥头”景观唤醒了老九江的沉睡记忆。

“我们沿着湖边的方向继续直走,就能到庾亮南路,那里更出片!”几个汉服姑娘的讨论让我有点疑惑:印象里,庾亮南路只是一片灰暗的老房子,一下雨就遍布泥泞,怎么会出片?跟着她们的脚步继续向前,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小雨把庾亮南路浇淋成一条幽深的雨巷,高大的梧桐树下,青砖红瓦的老房顶上缭绕着雾气,平添了几分闹市怀幽的意境。

庾亮南路因纪念东晋名臣庾亮而得名,近几年修复并建成历史文化街区后,串起了多处遗迹:始建于南朝的能仁寺、开办于清末民初的生命活水医院、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红砖住宅……漫步其间,每一步都跨过一段厚重的历史。老建筑群内点缀着新的咖啡厅、文创店、汉服馆,汉服馆老板热情地招呼我进去挑选衣服。我这才知道,“到庾亮南路Citywalk”早已成为游客心中的打卡必选。

从汉服馆出来,已近中午。走到从小就爱吃的老店,我点了一碗清汤。这是一种九江特色小吃,类似于馅极少、皮极薄的能一口喝下的馄饨。点单时手机震动,是家族群里姑妈一家人发来的团聚照片:背景里南门湖的粼粼波光,映着三代九江人相同的梨涡。本报记者 王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