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狂欢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郎朗首张全球发行的纯中国音乐专辑《黄河之子》

更新时间:2025-02-08 19:25  浏览量:2

由中国音乐家在中国的土地上演奏中国音乐,而后再由世界上深具代表性的古典唱片公司录制并在全球发行,郎朗首张全球发行的纯中国音乐专辑《黄河之子》成功完成了自己想要在国际乐坛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梦想。

2024年9月27日,郎朗为庆贺龙年,特别推出《龙年—中国音乐作品合辑》,《黄河之子》全辑亦被收录其中,此外还有专辑《钢琴书(Piano Book)》中的精选曲目;谭盾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电影《夜宴》的完整配乐;三首全新录音《雪花》、《月儿明 - 东北摇篮曲》和《我爱你,中国》献礼新中国75周年华诞。

郎朗《黄河之子》的录制在2006年初中国巡演的间隙间进行,《黄河协奏曲》录于中山音乐堂,其他曲目则在中央音乐学院录制完成。

DG为这一项目派出了最出色的制作人和录音工程师,空运了全套彼时先进的录音设备到北京,由此确保《黄河之子》拥有优秀的声音品质。

郎朗《黄河之子》以文化交流为理念——在向中国观众介绍许多西方古典名作后,再透过这张专辑向西方观众推荐中国音乐。既对音乐选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又满足了专业师生和音乐爱好者对演奏水平和作品艺术处理的学习和鉴赏,更满足了音响发烧友对录音质量的要求。

金庸先生为专辑题辞——郎朗奏出“黄河”最强音

《黄河之子》主打曲目《黄河钢琴协奏曲》是能代表中国人精神的强音。

郎朗每谈到这部作品时都激动不已,“这首作品真的激励了我们,重新给我们动力和自信。就好像把我们从噩梦中闹醒一样。它呼吁我们,是时候重拾自己,再作一番大事了。这首作品对我别具意义。我每次弹奏《黄河协奏曲》时,总会感情激动,因为这是我的文化,而我真的为它感到十分骄傲。”

郎朗与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绎了这部充满史诗气魄的作品,钢琴部分既保留了原曲的恢弘气势,又通过郎朗的演奏注入了激情与细腻的对比。

专辑其他曲目的选择也都煞费苦心,为了尽可能的反映中国钢琴作品的全貌,收录的曲目涵盖了各个时间的创作,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更展现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

开场曲《平湖秋月》——这是这位钢琴家点击量甚高的流媒体曲目之一,钢琴版本清雅悠远。

《牧童短笛》是第一首将中国传统旋律和西方对位技巧结合的钢琴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郎朗以灵动触键还原田园趣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间音乐素材结合西方作曲技巧,形成了崭新的创作风格,《草帽花舞》(选自《鱼美人》)、《翻身的日子》(郎朗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演奏的曲目)就是这样的代表作;

《春舞》充满了新疆风情、赵季平的《龟兹舞》是“丝绸之路”的最好写照;在《春江花月夜》、《枫桥夜泊》等运用中国古典素材的作品中,郎朗的钢琴和中国传统乐器展开了有趣的“跨界对话”。

《留声机》杂志曾称赞:“《黄河之子》拥有多首令人着迷的多样化中国传统乐曲,它们不仅完美地展示了樊薇的琵琶、张佳理的管子和吉炜的古筝演奏,更突出了郎朗是一位鼓舞人心的音乐伙伴。”

《纽约时报》曾评价:“郎朗用钢琴讲述了中国故事。”

作为当今最令人激动和最具魅力的中国钢琴家之一,郎朗对来自西方古典音乐的诠释得到了全世界乐迷的一致喝彩,而他对自小耳濡目染的中国传统音乐之诠释亦然不能错过!

《黄河之子》标志着他从“技巧型神童”向“文化诠释者”的转型,是其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实践,通过创造性改编实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乐器的对话与融合。

“我来自一个音乐世界——父亲是二胡演奏家,爷爷吹笛子、又弹琵琶。我们一家人和亲戚共叙时,往往会开家庭音乐会,而我在当中担任钢琴演奏……唱片中曲目的旋律,在中国传唱度极高,从小我就熟悉它们。妈妈会唱这些歌曲,爸爸会把它们奏出来。于我而言,它们就像童话一样”郎朗如是说。

那么,对于听众而言,《黄河之子》是一场听觉盛宴,也是一次深入中国音乐灵魂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