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文旅火爆带动消费热潮
发布时间:2025-05-06 08:00:00 浏览量:1
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多家旅游平台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从订单数据来看,文旅市场热度创近三年新高,入境游成为一大亮点,老外“旅游+购物”热情高涨。总体来看,假日游呈现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升级”的新趋势。
5月2日,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旅游休闲街区,孩子们在观看粤菜师傅制作特色点心“狮头包”。新华社发
大城市小县城都很火
全国多地景区发布限流公告、景区周边实行临时交通管控、热门博物馆和酒店“一票难求”“一房难求”……“五一”期间,全国各大景区持续上演着“人从众”的场面。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文旅热度创近三年新高,文旅订单较2023年同期增长30%。在去哪儿、飞猪、木鸟民宿等平台,“五一”订单量、出游消费金额均较往年同期有所增长。
“全北京的游客都来天坛公园了吧!” 1日下午,在祈年殿入口处,沈阳游客谭女士和家人排了20多分钟才进入景区。排队游客摩肩接踵,口音来自天南海北,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老外。在携程、途牛等平台,北京位居“五一”假期最热门旅游目的地,上海、广州、成都等传统旅游城市榜上有名。
近年来,县域旅游市场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越来越多小而美的旅游目的地受欢迎。在山西隰县欣赏满堂悬塑、去浙江安吉感受竹海之美、到贵州荔波探访瑶山古寨……“奔县游”火热趋势延续至今年“五一”假期,县域旅游正成为假日经济新引擎。小众目的地酒店均实现量价齐升,入住率达90%以上,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游客对临汾、三门峡、吐鲁番等城市的深度文化体验需求凸显。
特色旅游释放消费潜力
这个“五一”,游客因为什么奔赴一座城?答案可能是一场演唱会或音乐节,也可能是一座高星酒店或一道地方美食,特色旅游成为释放城市消费潜力的重要因素。
假日期间,全国二十多场音乐节轮番开唱。去哪儿数据显示,由于时代少年团演唱会“五一”开唱,在主要旅游城市中,海口“五一”期间酒店预订量增幅最高,同比增长3.4倍,成为“演唱会+文旅IP”的范例。
“我们1日就到海口了,逛吃了两天,看完演唱会再去三亚蜈支洲岛体验海上项目。”湖北游客梁怡婷和朋友组团专程来看演唱会。据业内估算,1元的音乐节门票大约可带动举办城市7元至8元的综合消费,包括酒店餐饮购物等,这也是音乐节为何扎堆在“五一”期间举行的原因。
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加入了“演出+旅游”的阵营,带动当地酒店预订创新高。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各地打造的非遗体验、国潮打卡等新型节庆活动,在促进假日消费方面发挥了乘数效应。
这个假期,游客更愿意为高品质旅行买单,在多家旅游平台,高星酒店预订热度高于低星酒店。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五一”数据印证文旅消费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升级”,亲子宠游、国潮融合、反向旅游等细分赛道崛起,体现出市场对差异化体验的强烈需求。
多元场景激发入境游活力
春日梯田,景致如画。2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古壮寨举行“开耕节”,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农耕体验活动,解锁乡村新玩法。
“五一”假期,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文化体验与多元玩法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核心动力。据携程数据,“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重庆、杭州、珠海、西安、青岛等城市跻身热门目的地榜单。
3日,美国游客安迪在打卡陆家嘴、豫园、外滩等上海标志性景点后,特地要求导游带他去南京路步行街购物。入境免签和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不仅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游玩,还激发了他们的消费热情。
“来沪扫货”“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等话题引爆“五一”社交圈,240小时免签、购物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助力下,外国人“中国游”和“中国购”正迎来又一波热潮。“五一”假期,上海、深圳、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38%、188%和60%。
除了一线城市,外国游客在中国开始深入探索更多地方。在去哪儿平台,从使用护照预订国内酒店情况来看,珠海“五一”期间外籍旅客预订酒店量增七成,青岛增长六成,武汉增长五成,苏州、湖州、佛山等均进入“五一”入境游前二十名热门城市。 本报记者 潘福达
数读假日
14.67亿人次
跨区域流动人员多
昨天,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1日至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0%。
铁路客运量累计10169.2万人次,日均203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累计13.45亿人次,日均2.69亿人次,同比增长7.6%。水路客运量累计868.9万人次,日均173.8万人次,同比增长24.9%。民航客运量累计1114.3万人次,日均2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8%。本报记者 孙宏阳
300万人次
科技馆人流如潮
“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以“为创新创造鼓与呼”为主题推出系列科普活动。据初步估计,全国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中国科技馆门票早早售罄,推出的“劳动创造未来,科技点亮生活”主题系列科普活动,带观众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之旅。辽宁省科技馆以“特效影院矩阵”为核心,融合“科普公益+院线放映”模式,依托“全国最大IMAX银幕”吸引全国观众专程打卡。河南省全省35座科技馆接待观众超42万人次,服务观众人数创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 牛伟坤
增6.3%
餐饮零售火爆
记者昨天从商务部获悉,“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2025年初至5日0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5516万台,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4167万件。假期前4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356万台,带动销售119亿元;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242万件,带动销售64亿元。假期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和10.5%。据新华社
降17.9%
警情下降治安有序
截至昨天17时,全国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7.9%、4.9%,2000余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全国道路交通平稳有序。
针对大型活动密集举办情况,公安机关推动落实入场安检等措施,确保2000余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针对旅游景区客流集中情况,公安机关密切与文旅等部门联动配合,保障4500余个重点景区的良好秩序。针对群众出行集中等情况,全国公安交管部门累计投入警力73.7万人次,启动交警执法站和临时执勤点6100余个,现场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13.4万起。 本报记者 林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