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与多元!北京电影学院三大新专业,引领行业新风向
发布时间:2025-05-08 13:16:00 浏览量:1
在影视行业蓬勃发展、不断革新的当下,作为“电影人才的摇篮”,北京电影学院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着电影教育的新潮流。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多元化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新增“游戏艺术设计”专业、“虚拟空间艺术”专业和“音乐剧”三个新专业。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三个新专业,探寻它们背后的无限可能。
游戏艺术设计专业
《黑神话:悟空》掀起全球热潮、《原神》风靡海外的今天,游戏早已超越娱乐范畴,成为融合技术与艺术的文化载体。北京电影学院的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正是为了培养掌握游戏艺术创作理论与方法,游戏设计理念与技术实现手段,同时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端复合型艺术人才。
北京电影学院游戏艺术设计专业设在数字媒体学院,专业建设不仅涵盖电子游戏、桌面游戏,同时包含实景娱乐、严肃游戏和游戏化影像设计等领域。同时,本专业具有鲜明的影像融合发展特征,注重影像在数字游戏产业、影游娱乐产业、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产业等前沿领域的融合发展,着重培养数字游戏行业、实景娱乐行业,以及基于计算机图形图像的交互引擎平台数字游戏、虚拟现实(VR)领域、增强现实(AR)领域、混合现实(XR)领域等人才所需的游戏策划、关卡设计、视觉设计及创作实践等能力。
虚拟空间艺术专业
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使虚拟空间从科幻想象逐步走向现实应用。北京电影学院的虚拟空间艺术专业,其前身为2006年创建于美术学院的“电影(电视)虚拟空间设计”专业方向,自创立之初便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拥有深厚的专业积淀。
本专业着眼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未来视听形态,着力于视听叙事表达的前瞻性,技术和理念的前沿性,思维和手段跨学科的交叉性。在教学中,培养对构成虚拟空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以及视听交互艺术新方法、新理论、新观念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对人文、社会和情感的观察和思考,注重对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多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训练,注重对激发视听创新和原创的基础和环境的构建,努力为学生应用前沿技术,实践艺术创新,提供更为全面与全力的支撑。
音乐剧专业
从《猫》《汉密尔顿》到《剧院魅影》,音乐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球观众。北京电影学院的音乐剧专业,隶属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以“唱、跳、演三位一体”为核心,深度融合舞台艺术与影视美学,依托学院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学术资源,致力于培养兼具艺术创造力、文化传承力与市场适应力的复合型音乐剧人才,推动中国音乐剧艺术与国际接轨。
本专业以表演学院七十余年办学经验为根基,构建“经典传承+原创实践”双轮驱动培养模式,通过表演基础、音乐剧声乐、风格舞等课程夯实专业根基,以经典剧目排演强化舞台表现力。同时突破传统边界,开设音乐剧与影视艺术跨界课程,探索“舞台+银幕”双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