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材改版,逼“疯”学生和家长?别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壁垒
更新时间:2024-10-23 05:14 浏览量:27
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后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
统一迎来英语课本“换新”
改版后的英语教材“难”
这个话题从开学热到了现在
根据教育部的通知,新教材是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目前很多地方都用上了新修订后的英语教材。
有一线老师表示,新教材的内容更丰富,主要体现在增加了不少的活动环节,如歌曲、故事、手工活动等,但对起始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有所增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部分家长对新版英语教材感到焦虑,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
“吴斌斌同学,你已经逼疯全国80%的学生和家长了,你开心吗?拿到三年级的英语教材,我才发现,我还是最喜欢李雷和韩梅梅,因为他俩话少。”
短视频里,一位三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对着镜头抓狂。
图源:网络
还有受访者告诉记者,新教材的词汇量有明显增加,相对复杂的单词和句型提前出现,一些版本的新教材一起步就需要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英语句子,26个字母则穿插在其后的不同单元。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图源:网络
2024版义务教育英语教材,到底有多“难”?
新世纪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的迭代以10年为周期,上一轮“旧课本”的编写,还是基于教育部在201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4年启用的新版教材,也历经了两到三年完成全部编审程序。素养与应用,是2024版英语新教材的“灵魂”。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开展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截图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遵循着从字母识别、单词记忆到简单句型构建的循序渐进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但“哑巴英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即学生们在读写方面表现出色,一旦进入实际交流场景,便显得手足无措,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外研版新教材设置跨学科版块,将学科内容与语音学习相结合的综合实践任务,强化实践性要求/图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官网
面对这一困境,新课标英语教材的推出是瞄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新教材摒弃了以往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记忆的教学方法,转而以句子和对话为核心,直接引导学生进入语言应用的实践场景。这种转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强调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交流。
此外,新教材词汇量扩容也增加了难度。在旧版英语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六年级、九年级学生所达到的基本词汇量分别为600-700和1500-1600,新版标准则分别提升至600-800和1600-1900。
教材词汇量的扩容/图源:网络
那么,为何新教材会让一些师生感觉更难?有专家表示,长期的外语教学都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形式就意味着死记硬背的语音、语法的知识点就更多,教学上也更容易落实。但如今更注重内容后,要求也随之提高。
有的老师反馈,班级里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此前没有任何英语基础,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掌握这么多且复杂的内容。
在一些英语教师微信群中,他们发表了对新教材的看法:对零基础的孩子而言,词汇量大,难度高,难掌握;课程难度大,学生学起来很吃力,感觉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入不了门;课时少,每周仅有3节英语课,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更别提熟练掌握……
这种难不仅难倒老师和学生,还难倒了家长。家长发帖吐槽:儿子三年级开学第一天回家就愁眉苦脸,英语老师要求他们在12秒内读完课本上的四句对话,并上传录音。他翻开英语课本才发现,第一课就是对话,书后也没有音标。“每个单词都不认识的情况下,英语零基础的学生该怎样读句子呢?”不少家长直言:“没有英语基础的孩子根本没办法学”。
此外,还有老师担忧,未来的试卷将会如何呈现,考核方式或评价体系是否随之变化。“如果考试模式并未变化,传统方式和新方法的区别可能只是学生积极性不同,最后成绩可能并没有太大差别。”
【读特快评】
别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壁垒
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本适合中国孩子“体质”的、科学有效、循序渐进的英语教材,可以让我们的语言学习事半功倍。
2024年秋季学期,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统一迎来英语课本“换新”。新教材不仅难倒了一片师生,也难倒了许多家长。新教材“难”在哪?不少老师和家长表示难在“少了铺垫”。“一上来就是句子、单词,第三课时才是学字母。我们以为简单的内容,对三年级零基础的孩子来说都是难点。”
这不禁让人怀疑,改版后的新教材,真的适合三年级小学生作为英语起点教材来学习吗?
众所周知,传统的英语教材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灌输,而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本质——交流和沟通。这种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陷入了死记硬背的怪圈,难以真正掌握英语的精髓。同时,一些教材内容陈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改版的英语教材,虽然弥补了这一缺陷,但是在教师教学的循序渐进设计上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差异上,却成为师生的又一难题。
初级教材的编排,应该以语言的科学学习规律以及人性化的思维来设计。从汉语来说,应该按照语音学习、汉字学习、词汇积累的顺序来展开学习,如果一开始就学习汉字和词汇、句子等,就会失了基础,无法真正从头到尾掌握汉语的根。同理,英语学习也一样,虽然英语是拼音文字,汉语是象形文字。而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是否更需要从26个字母和音标开始学起,再去学习词汇、语法和句子等,这样的学习顺序才符合学生学习一门外语的规律要求。明显打破了这一规律的新教材,让师生和家长都头疼不已。
同时,我们反复强调的教育公平,新修订的英语教材似乎也力有不逮。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必然存在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显然他们学习这样的教材更为吃力。老师和家长有理由怀疑,长此以往的“拔苗助长式”学习,会削弱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加大不同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造成教育发展更加不平衡的局面。
当然,新教材不是一无是处。改版后的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的、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利大于弊。除此外,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强调家校配合,让家长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亲子之间交流和亲密关系的改善。对于老师来说,教学方式和教学能力上的挑战,意味着对老师的教学有更高的要求。
怎样解决书本和课堂、理论和现实教学之间的冲突?解决方式也不难,把思维再拓宽一些:学校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调整课程先后顺序,如先学26个字母和音标,再开始词汇和句子的教学。再者,在小学一、二年级时,英语课也适当教授26个字母和音标,为三年级英语课程打下基础。这样一来,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在三年级的时候接触新教材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教育的过程是复杂的,不是一次“拍板”就一劳永逸,需要多方多次在实际情况中校正,这样的教育方案才能更加贴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快乐与自信中学习成长永远是教育主题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勿失本心,勿忘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