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遗珠”绽放光华 | 乐评
更新时间:2024-11-04 20:15 浏览量:22
文 | 徐乐娜
10月19日上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百年遗珠·玫瑰三愿——中国早期艺术歌曲音乐会”上,来自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的女高音歌唱家甘露露,与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钢琴家张佳林,通过细腻的精彩演绎与详实的讲解,为沪上观众带来了百年前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作品。除了《玫瑰三愿》《春思曲》《思乡》《西风的话》《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等乐迷相对熟悉的、青主与黄自的艺术歌曲之外,这对音乐伉俪更用心挖掘出来自德国的钢琴家、作曲家华丽丝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下半场的曲目,也正是这些鲜有出现在音乐会上的“百年遗珠”,让原本就品位雅致的音乐会又添了一分格调。
音乐会现场,张佳林身兼导赏,每两三首曲目之间便会向观众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华丽丝是青主的太太,两人先后回到中国,受萧友梅所聘,分别担任国立音乐院校刊主编和国立音专的外籍教师,也由此促成了华丽丝与青主创作中国艺术歌曲的高峰时期。下半场,两位艺术家带来的《易水的送别》便是由青主作词、华丽丝作曲,《张生的歌》则是两人为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试写的歌剧片段;而《少年游·并刀如水》《浪淘沙·今日北池游》《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皆是华丽丝在这个时期独立完成的作品。
听着介绍我不禁好奇,这位不懂中文的老外显然不可能“依字行腔”地构思旋律,也不可能编配出平行四度、空五度等中式和声。除了在创作前认真聆听先生青主的诵读之外,经由先生了解到的诗词意境恐怕是她创作灵感的全部来源。这样创作艺术歌曲真的能行吗?诗词与音乐能完美结合吗?抱着好奇的心态,我屏气凝神、认真聆听。神奇的是,在甘露露温润如玉的吟唱与张佳林如影随形的琴声中,这些旋律线、节奏型、和声色彩皆不按“套路”出牌的音乐,虽大多都没有与歌词韵律保持一致,甚至个别乐段都与诗词结构相错,却仍然能让听者感受到与诗词相通的情绪和意蕴,陶醉其中。我不由得惊叹,女人的直觉真可怕!人类的共情与通感真强大!而眼前两位艺术家策划出这样一台音乐会,真睿智!
散场之后,忍不住追到后台请教音乐会缘起。张佳林笑言,这是一场美丽的“邂逅”。为声乐伴奏专业的考生准备视奏曲目,总要花费心思,遍寻世面罕见的稀有“秘”谱。“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黄自先生主编的六册《复兴初中音乐教科书》,以及华丽丝与青主这对黄金搭档都深深吸引了我。沿着史料按图索骥,我们找到了乐谱。在试唱视奏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惊喜,更迫切地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份‘遗珠’绽放光华,让更多人看到它、喜爱它。”
相较于前几次两百人左右的小场演出,本次的上海首秀也是这对音乐伉俪第一次置身两千座大剧场演出这套曲目。对于两位艺术家,尤其对歌唱家来说,在如此大的空间与气场差异之间调整艺术歌曲的演唱状态并非易事。音量只是最基础的一个要素,更关键的是如何在放开的同时兼顾细节的处理与意境的表达。这其实也是我在走进东艺音乐厅之前便心存期待的关注点之一。
走出东艺,一片绿地在蒙蒙微雨下格外葱郁,《玫瑰三愿》的曲调还萦绕耳旁。愿两位艺术家的用心与执着,也愿更多音乐人的不断加入,让百年前的更多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留住芳华……